打鼾的治疗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呼吁实行防 [复制链接]

1#

疫情发展到如今,防疫物资需求激增,巨大的供求缺口不容小觑。为什么要反复呼吁实行防疫物资双轨制,强调政府和市场力量双管齐下,特别是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,进一步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迅速刺激有效供给,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“统购统销”呢?

这是一个经济问题,但首先是一个算术问题。抛开所有复杂的分析,一个简单的基本事实是,和现有产能相比,由于需求已经经历了几何级数式的增长,需求和供给已经存在数量级的差距。这种数量级的供求缺口,仅仅依靠政府调节是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弥补的。

以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口罩为例。根据工信部最近提供的数据,现在我国口罩的产能是每天万个,目前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70%,也就是每天生产出万个。政府也采取积极措施鼓励、扶持重点企业增加产量、扩大产能。这些措施已经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,但仍难以应付以几何级数增加的需求。

我们对口罩的需求做一个非常保守的粗线条估计。城市经济集聚和人口密度更高,对口罩需求也更大没有口罩,人们正常上班、各行各业复工生产都成也大问题(其他防疫物资也一样),因此我们先看城市。

现在中国城市常住人口超过8.4亿,假设只有1/3的人需要出门,就是2.8亿人。如果这些人每10天用一个口罩,则需要万个/天,以现有的产能加上紧急扩产,基本能满足的顶多就是这部分需求。如果每人5天一个,则需要万个/天。如果两天一个,则需要1.4亿个/天。如果1天1个,则需要2.8亿个/天,这是现在产量的20倍,现在产能的14倍。如果把有口罩需求的城镇居民占比改成2/3,每天需要5.6亿个,是现在产量的40倍,现在产能的28倍。

不难看出,以上还是谨慎的估计,而且考虑的还仅仅只是城镇。如果把广大农村的需求加进来,规模将更大。实际上按照WHO的估计,这个疫情将带来全球口罩需求增长倍,价格上涨20倍。中国的形势只会比全球形势更加严峻。从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走势看,这种供求矛盾突出的局面仍然可能持续,甚至不排除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。2月8日上海市公布的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消息,就会进一步增加人们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具和酒精、消毒液等消杀用品的需求。

换个更简单的算法:中国14亿人口,假设每人每天耗费一个口罩,那么每天万个口罩的产量,意味着每天只有1%的中国人有口罩可戴。

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必须有客观而清醒的认识,不能有任何幻想和麻痹大意。在这样的局面下,在依靠政府的力量,鼓励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扩大产量和产能的同时,放松价格管制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扩大供给,已成必然之势。

这时候就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,推进重要防疫物资增产扩产。以“双轨制”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,加快推进重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全面复产、增产与扩产。基本思路是,对N95、防护服、医用护目镜等医院的重要医疗物资,以及普通医用口罩、医用外科口罩、消毒液、消毒洗手液等重要民用防疫物资,政府控制一部分重要防疫物资资源的生产与分配,力保医院的需求、居民防疫最低需求与重疫区防疫需求;其余重要防疫物资资源的生产、销售与价格,则交由企业与市场决定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